首頁 > 正文

“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認識自覺與責任擔當

2022-11-01 15:07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認識自覺與責任擔當

  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一個重要觀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始終將堅持黨性原則和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準則。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再次強調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為宣傳思想戰(zhàn)線提升工作水平、主流媒體推進融合發(fā)展確立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重申黨性人民性相統一的重大意義

  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是黨的新聞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無產階級政黨主辦的報刊在新聞活動中要貫徹和體現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共產黨的意志,用新聞手段反映人民精神,報道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實踐,表達人民的意見、要求和愿望。中國共產黨人繼承這一理念,就報刊的黨性、人民性和二者的一致性作出了一系列論述。1942年3月,毛澤東將《解放日報》的改版要點概括為“增強黨性與反映群眾”。1944年,延安《解放日報》在創(chuàng)刊一千期的社論中鮮明指出,“我們的報紙是中國共產黨的黨報,是人民大眾的報紙,這是我們這個報紙的第一個特點。”作為我們黨第一份面向全國發(fā)行的政治機關報,《新華日報》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發(fā)表了一系列論證黨報與人民報紙關系的文章。1947年1月11日,在“本報編輯部文章”《檢討和勉勵》中提出,“《新華日報》是一張黨報,也就是一張人民的報,《新華日報》的黨性,也就是它的人民性?!痹邳h的新聞史上首次公開表明黨報的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新中國成立后,黨一貫強調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對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上世紀80年代初,新聞業(yè)界和學界就黨報的黨性和人民性展開討論,引發(fā)不同觀點的激烈碰撞。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黨面臨新形勢、新環(huán)境的空前考驗。一方面,所處的歷史方位、執(zhí)政條件、黨員隊伍結構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各種利益群體博弈成為常態(tài)。這種現象傳導到黨的新聞事業(yè)中,出現了種種模糊認識甚至錯誤觀點。其一,片面強調黨性而否定人民性。有人認為,既然黨代表人民,就沒必要再提人民性。這是將黨性和人民性割裂開來,使黨的新聞事業(yè)脫離群眾、遠離社會;其二,片面認為人民性高于黨性。有人認為,人民群眾人數超過黨員人數,所以,人民性大于黨性、高于黨性。這從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群眾、階級、政黨的關系學說;其三,把人民性與黨性對立起來。有人認為,黨性和人民性應該相互制衡。這是把黨性與人民性當作一對矛盾范疇處理,背離了事情的本來面目;其四,從局部理解黨性和人民性,忽略了黨性和人民性都是整體性的政治概念。這些模糊認識和錯誤觀點不但存在于新聞學界業(yè)界,而且蔓延到黨的基層干部中,以致出現了“你是替黨講話,還是替老百姓講話”“你是站在黨的一邊,還是站在群眾一邊”這樣的奇談怪論。

  進入新時代,國內國際形勢發(fā)生深刻變化,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tài)發(fā)生深刻變化,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日趨激烈,黨的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的智慧和勇氣,審時度勢、高屋建瓴,就黨性和人民性問題作出系統論述、深刻闡釋。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他再次強調,“堅持黨性原則,必須加深對黨性和人民性關系的認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統一的?!绷暯娇倳浿匦虏⑻狳h性和人民性的概念,強調二者統一并對各自內涵作出闡釋,澄清了一個時期以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模糊認識和錯誤觀念,起到了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這既是對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優(yōu)良傳統的發(fā)揚光大,亦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做好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我們必須深學徹悟、細照篤行。

  當前,主流媒體正加快推進深度融合發(fā)展。新華報業(yè)傳媒集團以擁有83年歷史的《新華日報》為“旗艦”,傳承紅色基因、勇立時代潮頭,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性和人民性的重要論述,堅持做黨的“一個方面軍”和“人民的報紙”,在融合發(fā)展中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恪守黨性原則,堅定立場方向

  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堅持黨性,新聞輿論工作才能有明確的立場和指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wěn)政治立場,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堅定宣傳中央關于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在2016年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對黨性作了進一步闡述。他指出,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的新聞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我們要深刻領會這些論述的精髓要義,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堅持黨性原則。

  強化喉舌意識,牢牢堅持黨的領導

  恪守黨性原則,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在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tài)演變中,互聯網是最大變量,必須把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tài)、黨管媒體的要求落實到新聞輿論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從整個輿論生態(tài)看,黨管媒體不是只管黨直接掌握的媒體,而是把各級各類媒體都置于黨的領導之下。就主流媒體而言,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黨的事業(yè)的“齒輪和螺絲釘”。在黨的工作體系中,黨是本體,是根本的、第一性的;主流媒體發(fā)揮喉舌作用,服從服務于黨的全局工作,是從生的、第二性的。認清喉舌定位、強化喉舌意識,是堅持黨的領導的基本前提。在深度融合新形勢下,媒體單位特別是媒體集團下轄媒體類型多樣、各具特性,運行管理千頭萬緒、錯綜復雜,如何將黨的領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主流媒體面臨的一場新考驗。

  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政治家辦報”,反對單純業(yè)務觀,將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要求落實到每一位編輯記者。

  嚴肅宣傳紀律。認真貫徹黨中央和上級黨委的決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嚴格執(zhí)行宣傳紀律,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夯實主體責任。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將工作責任傳導到媒體的每一片陣地,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形成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

  健全運行機制。針對新媒體運營大容量快節(jié)奏、紙媒和新媒體多樣化協作性等情況,完善流程管理,強化風險防范,確保正確導向。

  強化“顯政”意識,全力反映黨的主張

  恪守黨性原則,堅持正確方向、宣傳黨的主張是核心。必須自覺在思想、政治、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看齊,自覺向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看齊,做到愛黨護黨為黨、全力反映黨的主張。2020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中,第一次公開提出“顯政”這一重要概念。強化“顯政”功能和擔當,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是主流媒體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課題。

  新聞輿論工作強化“顯政”,包含十分豐富的理論意蘊和實踐路徑。其中最基本的內涵,就是要在喧囂紛亂的信息洪流中將黨的形象和聲音凸顯出來。在當前傳播格局中,只有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強化議程設置,著力放大“音量”,才能讓黨的路線方針、決策部署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新華報業(yè)傳媒集團對每一個重大主題都投入大量媒體資源進行報道??箵粜鹿诜窝滓咔椋度肴肆χ嗲八从?,報道規(guī)模之大前所未有;決勝全面小康,在“規(guī)定動作”之外策劃了10多個方面的“自選動作”;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當天精心推出100個整版。不遺余力、濃墨重彩,形成了宣傳聲勢、輿論強勢。

  強化自省意識,始終保持政治定力

  恪守黨性原則,保持政治定力是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政治定力”的鮮明理念,并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作出精辟論述。主流媒體在融合發(fā)展這場自我革命中遭遇各種壓力挑戰(zhàn),也面臨各種權衡取舍,必須站穩(wěn)政治立場,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干擾面前,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決不能發(fā)表同黨中央不一致的聲音,決不能為錯誤思想言論提供傳播渠道。必須強化自省意識,時刻保持自省自警、自律自重。政治定力是思想認識和行為能力的綜合體現,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修煉強化。

  排除錯誤觀念干擾。年輕編輯記者容易受到非主流思想和錯誤觀念的影響。以有力有效的方式展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應成為長抓不懈的基礎工程。

  擺脫傳播流量誘惑。要堅決抑制為提高點擊率、轉發(fā)率而搞低級趣味、打擦邊球、嘩眾取寵的“流量沖動”,明方向、講價值、重導向,善于以價值導向駕馭“算法流向”。

  提升導向把關能力。“四全媒體”態(tài)勢下,只有不斷提升編輯記者的業(yè)務素養(yǎng),才能有效避開“信源陷阱”“時間陷阱”“專業(yè)陷阱”“炒作陷阱”等險情。

  應對社會角色矛盾。編輯記者兼具多種社會角色,在職業(yè)境遇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個人生活感受可能對職業(yè)行為產生擾動。要加強管理創(chuàng)新和文化建設,切實提升他們的事業(yè)心、歸屬感、忠誠度。

  堅持以民為本,拓展活力源泉

  堅持人民性,新聞輿論工作才能獲得活力源泉和動力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倳涥P于人民性的闡述,鮮明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他多次在有關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講話中都強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主流媒體增強融合發(fā)展的活力與動力,必須深刻認識人民性的豐富內涵,深刻認識新聞輿論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著眼需求變化,新聞傳播服務人民

  堅持人民性,就要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主流媒體推進深度融合,要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呼應人民關切、體現人民意愿,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新聞信息需求。這既是堅持人民性的內在要求,也是增強主流媒體競爭力、影響力的根本途徑。融合發(fā)展實踐中,要從各個方面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以精品內容贏得人民。要始終保持內容定力、專注內容質量,用專業(yè)人才打造內容精品,尤其是時政新聞、民生報道、數據新聞、深度報道、解釋性報道等,花大力氣提升質量水平,以及時性、權威性、準確性、思想性服務群眾、贏得群眾。

  以全媒方式普惠人民。互聯網為受眾平等參與文化生活提供了史所未有的機遇。要適應接受信息從“讀”到“看”的演變,善用全媒體手段,加大可視化內容供給,彌合“信息鴻溝”,惠及普通群眾。

  以用戶思維貼合人民。要實現從傳播者中心到用戶中心的轉變,從單向式傳播向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的轉變。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運用算法技術量身定做、精準傳播,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扎根現實土壤,鮮活內容來自人民

  堅持人民性,就要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要切實貫徹“四力”要求,邁開雙腳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只有行千山萬水、走千村萬寨,入千家萬戶、吃千辛萬苦,新聞宣傳工作才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才會產生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的蓬勃力量。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是新聞報道的源頭活水,是主流媒體賴以生長的肥沃土壤。

  重原創(chuàng),掌握一手素材。原創(chuàng)內容是主流媒體的核心優(yōu)勢。互聯網時代,“腳底板下出新聞”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越是通信發(fā)達、信息繁雜,越要融入人民群眾,掌握一手素材,多創(chuàng)作“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鮮活作品。

  求深度,勤于調查研究。只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才能準確把握時代方位和歷史使命,才能強化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采寫出有深度、有分量、有影響力的新聞佳作。

  動真情,彰顯百姓情懷。要時刻對人民群眾懷著真摯的感情,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感動著人民的感動,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呼聲和要求。心中有人民、筆下有深情,新聞報道才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樹立開放理念,轉型發(fā)展依靠人民

  堅持人民性,就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要堅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觀,弘揚“開門辦報”傳統,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伴_門辦報”是黨的新聞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在當前“全員媒體”的傳播格局下,迎來新的歷史機遇?!伴_門辦報”,既是主流媒體推進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助力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亦是應對融合發(fā)展面臨的結構性矛盾,豐富媒體內容、構建輿論生態(tài)、提升運營水平、擴大傳播范圍的戰(zhàn)略選擇。與商業(yè)平臺相比,主流媒體的運作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要實現從封閉到開放的轉型發(fā)展,就要吸引廣大用戶參與新聞信息生產傳播。

  開放生產體系。要注重整合互聯網技術釋放出來的傳播生產力,激發(fā)全社會參與主流媒體內容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著力建設資源聚合型乃至平臺型媒體。

  加強即時溝通。在運用數據分析進行“用戶畫像”的同時,要圍繞策劃和反饋環(huán)節(jié),在媒體運營和內容生產層面,加強與用戶的溝通交流,為協調和優(yōu)化供需關系提供可靠依據。

  借力網絡社交。應著眼社交需求、加大激勵力度,促成用戶從感動到行動,形成“裂變式”多級傳播,將用戶關系網絡變成主流媒體傳播渠道?!伴_門辦報”原則與“開放、平等、協作、共享”的互聯網精神高度契合,必將在新時代再次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融匯黨心民意,放大共振效應

  新聞輿論工作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統一的,根本在黨和人民的關系是一致的、統一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對于新聞輿論工作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也就是堅持黨性,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蓖七M媒體融合發(fā)展,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融匯黨心民意,形成黨和人民血肉相連、命運與共的輿論生態(tài),放大黨和人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共振效應。

  融通傳播渠道,建好橋梁紐帶

  新形勢下,“到群眾中去”不僅指新聞工作者深入群眾,還應包括傳播渠道連通群眾、新聞內容和黨的聲音觸達群眾。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傳播主渠道,也就應該成為主流媒體融合發(fā)展的主陣地。要將傳播渠道作為體現黨性人民性相統一的“基礎設施”,切實推進全媒體建設,深入貫徹移動優(yōu)先戰(zhàn)略,充分發(fā)揮主流媒體在黨和人民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渠道建設中,媒體要以傳播力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基準,堅定不移地提升連接效率、增強傳播效能。

  強化系統思維。要調整優(yōu)化媒體布局,把更多優(yōu)質內容、先進技術、專業(yè)人才、項目資金向互聯網特別是移動端匯集,讓分散在網下的力量盡快進軍網上、深入網上,集中力量打造知名品牌。

  強化產品思維。主流媒體特別是移動媒體要加強用戶研究、引入產品概念,將媒體作為“傳播載體+內容、形式、功能”的有機體進行精心設計、整體打造,堅持科學運營、動態(tài)升級,不斷優(yōu)化用戶體驗。

  強化技術思維。要把技術工作列為戰(zhàn)略性工作,從技術保障走向技術引領、技術驅動;要用好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加快先進技術落地生效,實現從融媒體到智媒體的轉型;要緊盯技術前沿,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以技術賦能傳播、把握主動。

  融通新聞內容,彰顯同聲同氣

  媒體內容生產中,要把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統一起來、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yǎng)結合起來,更好地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宣傳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不是各自獨立的工作,更不是對立的工作,而是一體化進行的工作。既要接天線,“站在天安門上”思考問題,又要接地氣,深入田間地頭聽風辨雨。

  宣傳黨的主張“大”中見“小”。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進行的各類重大主題宣傳,都要做到全方位、多視角,大主題、小切口,及時報道人民群眾的積極態(tài)度和熱烈反響,用人民群眾的親身經歷、生動故事、真切體會予以呼應佐證,形成上下齊心、良性互動的輿論氛圍。讓人民群眾成為黨的主張的代言人,可取得更好傳播效果。

  反映人民心聲見微知著。以人民群眾為對象的各類報道,無論是生產生活、愿望呼聲,還是典型事跡、凡人小事,都要強化大局意識,這樣有助于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有助于黨的政策主張順利實施、不斷完善,有助于主流價值觀發(fā)揚光大、潤物無聲,有助于更好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融通話語體系,實現相輔相成

  當前社會上客觀存在著兩類話語,一是以黨政系統及社科理論界為使用主體的政治話語、學術話語,二是以人民群眾為使用主體的大眾話語、網絡話語。要科學把握兩類話語的不同特點和內在關系,堅持政治話語、學術話語的方向性、科學性,同時克服其嚴肅刻板、高高在上的傾向;要彰顯大眾話語、網絡話語的生動性、開放性,同時克服其粗俗歧義、格調低下的傾向。要推進兩類話語相融相通、相輔相成,形成反映黨心民意的話語共同體。主流媒體在以政治話語把準導向、以學術話語深化思想的同時,要將大眾話語、網絡話語的篩選接納、深度融入作為重點任務。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政策主張的宣傳,要從簡單灌輸走向溫和內斂、靈活多樣的“柔性傳播”。

  改進文風增強親和力。要善于采用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普遍認可的道理,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豐富手段增強輻射力。網絡話語不僅僅指網絡流行語,而是以互聯網為載體的全媒體、多樣化表達方式的集納。要根據不同內容、不同對象采用不同的傳播形態(tài)、表現手段,最大程度發(fā)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輻射效能。

  注重創(chuàng)意增強爆發(fā)力。網絡話語為放大黨心民意共振能級提供了有利條件。要以黨的主張為內核、以群眾關注為動力,將創(chuàng)新思維、用戶思維和技術思維緊密結合起來,打造更多“爆款”產品。

  知行合一方為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關鍵要學以致用、深入踐行。既要深刻認識黨性人民性相統一的重大理論價值、豐富思想內涵,更要全面把握其現實指導意義,積極探索媒體實踐路徑,在理論聯系實際中深化理解、貫徹落實,不斷提升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水平,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

 ?。ㄗ髡呦敌氯A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新華報業(yè)傳媒集團董事長)

  責任編輯:陳利云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陳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