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大道同行 絲路共鳴

2024-10-30 17:08 | 來源: 中國記協(xié)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大道同行 絲路共鳴

參評項目

重大主題報道(電視)

?

字數/時長

?

0時14分18秒

體裁

系列報道

?

?

語種

中文

作者(主創(chuàng)人員)

集體

編輯

集體

原創(chuàng)單位

廣西廣播電視臺

發(fā)布端/帳號/媒體名稱

廣西廣播電視臺

刊播版面(名稱和版次)

廣西衛(wèi)視《廣西新聞》

刊播日期

2023-09-07到2023-09-16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2023年是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也是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創(chuàng)辦20周年。廣西廣播電視臺派出記者前往東盟10國開展“大道同行絲路共鳴——2023廣西媒體東盟行”采訪活動,在20天左右的時間里,4個采訪組的記者行程3.64萬多公里,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和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創(chuàng)辦20周年為主題,走訪10個東盟國家57個項目點,廣泛深入采訪東盟各國商務領袖、企業(yè)負責人、民眾,采訪對象超過220人,深入挖掘和展現廣西與東盟國家的合作成果和故事,向觀眾呈現了一個繁榮、開放、共贏的“一帶一路”新畫卷。采訪成果凝結成大型系列報道《大道同行絲路共鳴》在《廣西新聞》欄目播出,以小細節(jié)展現大情懷,以大縱深呈現大格局,宣傳了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巨大成就,重點講好中國與東盟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家園的故事,生動報道東博會和峰會創(chuàng)辦2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果,全媒體展示廣西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持續(xù)推動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走深走實的顯著成績,為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召開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社會效果

  該系列報道傳播渠道多元化,除了在廣西廣播電視臺主流時政欄目《廣西新聞》播出,還利用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視聽APP、廣西新聞頻道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同步刊發(fā)推送,形成多平臺、多形式的傳播合力,擴大了報道的影響力和覆蓋面。該系列報道還被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轉發(fā),累計傳播量超過50萬,報道播出后社會反響熱烈,多家媒體采用,實現鎮(zhèn)版刷屏之效,獲得業(yè)界及受眾廣泛好評,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一、立意深遠、格局開闊,主題深刻、采寫深入。該系列是廣西廣播電視臺在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創(chuàng)辦20周年重大主題報道中的重磅產品,文字有生命、畫面有靈魂,編輯手法扎實、形式豐富,全片質感大氣精致,展現出較高的政治站位和獨特的闡釋視角。報道團隊認真踐“四力”,通過行進式、體驗式采訪,把腳力所到之處、眼力發(fā)現之美、腦力思考之深綜合呈現了出來,是慶祝“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創(chuàng)辦20周年的匠心之作。

  二、形式新穎,視角多元,內容豐富,涵蓋了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一系列具體案例和人物故事,生動展現了東盟各國分享中國發(fā)展的紅利,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快車”,為觀眾呈現出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和時代樣本,同時也突出了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東盟各界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進行積極評價,是“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的生動實踐,作品全面展現了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集體人員名單

作者(主創(chuàng)人員):游蕓、劉英杰、黃翠萍、黃舜、汪舒、楊曉露、王國寬、程秋玲、譚鋒、周小瓊、周少紅、劉佳妍、言天磊、童鵬程、陳婧悅、李晴

集體人員名單

編輯:馬鐵護、劉紅明、朱秋萱、吳英昊、張鑫、周學軍

   1 2 3 4 下一頁  

責任編輯: 蘇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71212404956